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:重点试点示范可再生能源制氢、制氨等更长周期储能技术 |
时间:2022-03-23 10:57:11 点击: 次 |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,要求到2025年,氢储能、热(冷)储能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。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加快重大技术创新示范。开展钠离子电池、新型锂离子电池、铅炭电池、液流电池、压缩空气、氢(氨)储能、热(冷)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、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。
开展不同技术路线分类试点示范。拓展氢(氨)储能、热(冷)储能等应用领域,开展依托可再生能源制氢(氨)的氢(氨)储能、利用废弃矿坑储能等试点示范。推动多时间尺度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。重点试点示范压缩空气、液流电池、高效储热等日到周、周到季时间尺度储能技术,以及可再生能源制氢、制氨等更长周期储能技术,满足多时间尺度应用需求。
根据《实施方案》,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包括:可再生能源制氢(氨)、氢电耦合等氢储能示范应用。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将探索风光氢储、风光火储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储能发展模式。
《实施方案》还提出,加大力度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。配合沙漠、戈壁、荒漠等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,研究新型储能的配置技术、合理规模和运行方式,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,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外送。因地制宜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。结合各地区资源条件,以及对不同形式能源需求,推动长时间电储能、氢储能、热(冷)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建设,促进多种形式储能发展,支撑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建设。
现全文如下:
|